中國教育報-中國教育新聞網訊(記者 魏海政)近日,山東省教育廳等6部門聯合推出《關于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“十大行動”的實施意見》,聚焦基礎教育階段,從實施課程體系筑基行動、教學模式革新行動、師資隊伍支撐行動、教研生態優化行動、設施配置提升行動等十個方面,對高質量推進人工智能教育作出了系統部署。
山東計劃經過3至5年努力,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主要實現五大突破:課程體系全面貫通,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通識課程開設率達到100%;教學形態深度變革,教師生成式AI工具掌握率達到100%,功能特色鮮明的AI實驗室全域覆蓋;資源供給普惠共享,動態更新省級精品課程1000課時以上,布局100個左右區域性AI教育體驗中心,鄉村學校100%共享優質資源;人才素養顯著提升,培養省級人工智能卓越教師100名左右、骨干教師2000名左右,省市縣三級人工智能教育專家庫全面建立;治理機制安全可信,校園AI安全防護與數據保護科學有效,建成200所左右中小學人工智能應用領航校。
山東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解讀表示,山東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“十大行動”主要體現了系統性、創新性和山東特色。在系統性方面,“十大行動”涵蓋課程建設、教學革新、師資支撐、教研優化、設施配置等10個方面,形成了完整的閉環系統。在創新性方面,制定課程指導綱要、開發實驗室建設指南、設立省級人工智能教育首席信息官、推行“智能診斷+數據循證+人機協同”教研新范式等舉措,打造具備多模態感知、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環境的一體化教學平臺等。在體現山東特色方面,發揮山東“十強”產業優勢,推進人工智能教育與行業企業對接聯動,深化人工智能教育市域協作,布局打造區域性人工智能教育體驗中心。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hrajid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